当前位置:首页圣陶资讯

圣陶资讯

圣陶教育|2020年小学教育发展论坛成功举办:走进谢家湾小学,看学习方式创新

1.jpg

2020年11月19日到20日,由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主办,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协办,谢家湾小学承办的“2020年小学教育发展论坛”在谢家湾小学举办。8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校长、教师围绕“走进谢家湾小学,看学习方式创新”主题进行深度广泛交流。4场主旨报告、3场高端报告、10场专家点评、1场高端对话,1场学生辩论赛,7门学科12节现场课例,3场论坛学术总结……两天里,谢家湾小学校园全方位开放,向与会专家、领导、同行们展示学校对学习方式创新的思考与实践。

2.jpg
微信图片_20201126161931.jpg

朱永新、田刚、王敏、张志勇、成尚荣、唐江澎、周建华、刘希娅等专家带来高端学术报告


开幕式由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项贤明主持。


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姚炜致开幕辞,他说:“走进谢家湾小学,我和大家一样,由衷感到谢家湾小学的孩子们都是幸福而幸运的,教师们也都极具归属感、幸福感、使命感。如果要深入地解读谢家湾小学,有一些需要希娅校长来告诉你,有一些需要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才会发现,还有一些需要通过专家的点评和阐释方能更加清晰地去理解。期待大家在本次论坛中有所收获、有所启迪。”

微信截图_20201126161322.png

重庆市九龙坡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宋泓致欢迎辞,他希望通过相互交流、借鉴经验、启迪智慧,帮助九龙坡区坚实走好新时代教育改革之路。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邓睿希望参会代表通过聆听多位专家最新的研究报告、走进谢家湾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和谢家湾小学的老师孩子对话交流等方式,共同探讨学习方式创新,探索育人方式的转变,探索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王佐书在讲话中,对谢家湾小学把每一个可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元素都当作一门课程对待的认真程度,以及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受教育的水平,实事求是地开发了若干个课程给予肯定,并赞叹“教育中的民主氛围是学生快乐全面成长的幸福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主席陈贵云,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顾问郭永福,民进中央参政议政部副部长、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姜其和,重庆市九龙坡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刘小强,九龙坡区政协主席郑和平,九龙坡区政府副区长赵文明 ,九龙坡区政协副主席杨仁清,九龙坡区教委主任王家仕等领导专家出席开幕式。

7.jpg

8.jpg

主旨报告中,谢家湾小学刘希娅校长以《有活力的学校培养有活力的孩子》为题作了报告。在学校里,孩子们的活力来自于哪里?刘希娅校长谈到,最重要的是关注每一个孩子之间的细微差异,对这种细微而且美妙的差异在时间、空间、方法中给予回应。刘希娅校长具体分享了有活力的孩子的四种“需要”:一是需要有活力的学习方式,二是需要有活力的课程创新,三是需要有活力的教师队伍,四是需要有活力的校园生活。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主任张志勇教授在报告《从身心分离走向身心合一的教育》中指出了建构身心合一全面发展育人体系需要认真思考知识与问题、学习与生活、身体与心理、个体与团队、课程与平台、自由与成长六组关系,需要统筹五育并举,坚持学科整体育人,建构学科双逻辑课程,实施大单元、大任务教学,推进教学评一致性改革,推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成尚荣作了《用育人价值照亮学习方式》的报告。他指出,学习方式不是孤立的,而是从学习方式中折射出育人的价值;用育人价值来照亮学习方式,在于我们进一步深度地认识学习方式、开发学习方式中的育人价值;探索学习方式的育人价值,还要把握实践育人的原则,综合育人的原则,合作育人的原则。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联合学校总校常务副校长周建华作了《指向核心素养提升的学习方式变革》的报告。周校长指出,要变革学习方式,一是要提供选择;二是要增加动手,让学习完美;三是指向高阶思维,让学习提质;四是开展跨学科课程学习;五是要关注老师的基本功、基本理念、教学理念。

微信截图_20201126161452.png

高端报告环节,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田刚院士以《走近数学》为题,从我国古时的六艺讲到古希腊哲学,从《蒙娜丽莎》绘画讲到谢科洛夫拉清真寺建筑,从达芬奇讲到发现密铺的家庭主妇,带大家逐渐走近数学。还以密铺的研究为线索,从数学现象、数学本质、数学规律、数学教育方面为大家做分享。田院士还提出,要培养创新思想和人才,需要强烈的好奇,单纯的热爱,独立的思考,不懈的努力。

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敏教授带来《为未来的设计教育》报告。王院长结合历史进程介绍了工业革命对设计所带来的巨大变化,设计的追求经历了从让物回归自然到让物回归理性,再到让物回归使用者的过程。现今的设计,应当让物回归人性。他还分享了好的设计师应当具备的四种必备能力:好奇心、想象力、同理心和终身学习。这也为如何做一名好的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启发。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唐江澎校长在会议现场模拟上课,以在座的老师模拟高三学生,自己则模拟高三的语文老师和大学的“招生官”两个身份。模拟课堂上,“学生”抽取了“高铁上,一位大叔占了你的座位且坚持不让,你会怎么对他说?为什么这样说?”等问题,让大家真切感受到高中教育面对的现实情况。唐校长强调,我们要追求心中的理想目标,思考课堂上应该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微信截图_20201126161548.png

成尚荣所长主持了以“科学、艺术与教育的对话”为主题的高端对话,朱永新教授、田刚院士、王敏院长、刘希娅校长、唐江澎校长、王志东先生围绕谢家湾小学“六年影响一生”办学理念、没有上下课铃声的校园、学习方式创新等话题深度讨论,台上嘉宾和台下参会者积极互动、碰撞。

唐江澎校长说:“孩子们在小学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品格,尤其是具有利他性思维,让我感动。”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说,在小学阶段这六年对人的一生,毫无疑问是奠基性的、根本性的影响。王敏院长结合自己小学经历谈到了小学教育的重要性。田刚院士指出,学校的教学设计有很大的独特性,可以弥补家庭以及社会环境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比如团队精神。王志东先生指出,人生有很多个六年,不同阶段的影响不同。

谢家湾小学没有铃声,专家们怎么看?朱永新教授指出,谢家湾小学取消铃声,其实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设计,给了教师适当的弹性。唐江澎校长指出,要关注铃声改变背后的意图和原则。刘希娅校长说,取消铃声一是让每个人的体验感更舒服,二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三是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17.jpg



微信图片_20201126161923.png

郭华、吴正宪、郑宇、章鼎儿、陶元红、侯大全、胡苹、屈明、王若语等专家与各学科教师聚焦课堂研讨


道德与法治学科组带来三节课例。课例《让声音小一点》,学生在科学实验和模拟自助午餐中了解如何合理使用餐具和进行餐间交流。课例《安全通行证》,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课例《营养均衡》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建立吃什么、吃多少、怎样吃才健康的合理膳食理念。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道德与法治研究员特级教师陶元红老师点评说:谢家湾小学的课堂成为了师生共同的生命构成和生活构成,成为师生共同分享、共情的过程,谢家湾小学学生在课堂上活力四射。


语文学科展示了两节课例,习作《心愿》及口语交际《辩论》,两节课在民主平等的新型课堂氛围下展开,让学习真实地发生,通过改变学习空间,充分运用同伴学习资源,实现情感、思维、语言能力的提升。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审、资深编辑郑宇老师现场点评。郑宇老师肯定了老师们为孩子营造自由的氛围,珍视学生的想法,彰显了学生主体地位,孩子们通过实践学习、演练,习得方法,在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中实现能力的提升。她还告诉大家用好统编教材,深挖教材的育人功能,更好地发挥价值。重庆市教科院语文教研员张咏梅,九龙坡区语文教研员江涛参与研讨。

23.png

数学学科的三节课例都渗透着将数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实现数学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吴正宪老师说:“从三节数学课中看到了谢家湾小学的数学是心中有儿童的数学教育。老师们在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尽量创设更大一点的空间,让孩子在这里观察、操作、实践、思考、质疑、对话,特别注意了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关注。同时三节数学课还关注了数学的本质,抓住了数学的核心问题来开展教学。”吴老师感叹道:“在谢家湾小学我感受到了孩子学习的热情,生命的活力,也进一步感受和理解了希娅校长所提出来的教学理念,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充满活力。”


英语团队展示了一节六年级的综合语用课,在一个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下,实现了从教授字母、单词、句型为主的英语教学方式走向在活动中体验中锻炼孩子思维能力、学习语言的转变。重庆市英语教研员王若语老师认为本堂课是一节“优秀的综合语用课”,她从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三个方面对本节课例进行了分析,她认为谢小英语团队是一支有想法、有责任、有担当的团队。

科学分会场带来一节《食物链和食物网》,从长江禁渔令这个社会问题切入,通过角色扮演和自主搭建食物链、食物网等方式构建科学概念,并应用所学解释禁渔令背后的原因。全国著名科学特级教师章鼎儿老师点评说:“我听过很多食物链的课,这样设计的课是第一次听到。要实现孩子真正的探究,科学老师要去研究学生,而研究学生的重点,就是研究学生的活动,谢家湾小学在学生学习活动方式上的研究,是走在了前沿,在学习方式上的创新,是走在了前面的。”


艺术组带来的是一节艺术专题活动课——《四小天鹅舞曲》,由音乐、舞蹈、美术三位老师共同执教。课堂上进行了三个场地的活动:听辩乐器音色、体验芭蕾舞动作、绘画感知。孩子们两次随机异质分组,和不同的伙伴在一起学习;三个不同层级的评价量表对孩子学习成果进行分层实时评价。重庆市教科院音乐教研员胡苹老师,九龙坡区音乐教研员袁利钦、邹扬现场指导。胡苹老师说:这节艺术专题活动,为我们生动展示了艺术学科的有效融合,让我们看到了学生的变化,老师的变化,课堂的变化。

体育组带来的是一节民族民间体育活动——抢花炮,整节课以比赛的机制进行,让孩子们感受团队的协作和拼搏的精神。重庆市教科院体育教研员牛晓和屈明做现场点评。屈明老师用四个字来形容这节课带给他的感受:新、练、情、美。新是观念新,从传统的怎么去教变为了让学生怎么主动地学;练,学生在抢花炮的真实情景中去演练去比赛,在不断练习挑战中实现能力的提升;情,整堂课老师俯下身去,蹲下去发自内心的和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引导学生;美,课堂上老师始终保持阳光自信的状态,学生也一直洋溢着笑容,课堂生命灵动

12节课例仅是学校这几年250余节典型课例中的部分课例,每一节经典课例都曾由不同的老师呈现。不定执教者,不定教法,是谢家湾小学激发教师活力的一种研究方式。在大会上呈现这些课例不仅是为了表达课程观和学生观,更希望的是广纳参会嘉宾的意见和建议,得到指导与帮助,与同行研讨与创新。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郭华在专家点评报告《内容组织与方式创新》中,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一是方式创新是教学理念的直观显现。如谢家湾的方式创新,不仅有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更有整个学生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的创新,基于背后的理念“六年影响一生”、“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来进行课程整合和课程设计;二是方式创新既要体现主观意图,更要符合客观规律。第三,郭教授围绕内容、内容组织与学习方式讨论了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并提出好的教学有“迅捷、愉悦和彻底”三个标准。

111.jpg

19日下午,谢家湾小学两校区学生代表围绕“成长路上,扬长更重要还是补短更重要”展开激烈辩论。孩子们引经据典,结合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充分表达各方观点。在现场与来宾互辩环节,台下的参会者们和辩手互辩,张志勇教授和成尚荣所长还围绕“劳动教育”和小辩手们进行了现场互辩,孩子们的知识储备、逻辑思辨与表达能力令现场来宾赞赏不已

111111111111.jpg

朱永新、王本中、钟燕、刘飞、俞国娣等做总结


在两天时间里,校园全方位开放,参会代表与谢家湾小学的老师们、孩子们互动交流。


合唱、篮球操、自编操、《杯子与节奏》……每半天的论坛都由谢家湾小学孩子们带来的小节目拉开帷幕。不采用校队,而是以自然班(行政班)的形式,让班级的每个孩子一个不落上台展示,甚至连刚刚入学不到三个月还同手同脚的一年级孩子们也带来了刚刚创编排练的自编操。

在暖场自由聊天互动环节,二十几名孩子与现场近千名来宾自由聊天互动,台下嘉宾向孩子们任意提问,“你有没有想过未来回到谢小当校长?”“学校的红梅花象征着什么呢?”孩子们当起了谢小发言人,没有问题预设没有提前排练,孩子们自如真实地与来宾互动。当有老师用全英文问孩子们“在学校过得快乐吗?”孩子也以流利的全英文回答,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当希娅校长在现场和大家聊到前两天,一个参加自由聊天的一年级孩子说自己代表一二年级,因为二年级的孩子没有来时,那位故事中的主人公正好在台上,希娅校长话音刚落,他得意地高高挥手“说的就是我呀!”全场来宾都被逗笑了。


除了集中展示的三百名孩子,两天时间里,谢家湾小学近千名孩子通过自主报名成为志愿者接待参会代表,800余位参会代表走进班级、课堂、社团,在阅览室、博物馆、聊天室、操场、教室自主走访师生。他们与孩子们一起讨论吉他、一起弹奏;来自郑州的校长与软笔书法老师讨论孩子学柳体与颜体的区别;孩子们在小花园玩挑小棍,一位年长的参会者情不自禁地说“在谢小,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童年”,还和孩子们交流挑小棍的秘诀;孩子们邀请来宾一起在校园路上玩银杏树叶、转呼啦圈、抖空竹、踩高跷,当起了小摄影师为来宾们拍照留影……

孩子们也主动和全国各地的老师们交流。“叔叔,垃圾分类后分别变成了什么呀?”“您从哪里过来?去吃重庆小面了吗?”田刚院士走进二年级一个班时,当孩子们听希娅校长介绍田院士是一位数学家,纷纷涌过来提问“您是数学家,那我考考您,123乘以456等于多少?”“您觉得1+1难吗?”

“一切有积极影响的元素都是课程”。每一次对外开放,不仅是与会者,也是老师们、孩子们共同的学习资源、社会资源,在最生态真实的交往情境中,在全国各地专家同行的指导、剖析、指引下,老师们、孩子们得以更加科学理性地反观校园生活,也使小梅花课程在更丰富多元的观察视角中不断优化。这样的会议形式,对于参会者和老师们、孩子们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方式创新的诠释。


333.jpg

20日下午,朱永新教授、刘飞院长、俞国娣校长分别进行了论坛学术总结。

朱永新教授从四个方面评点了谢家湾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一是发自内心的幸福笑容,二是整合资源的课程改革,三是学生中心的时间安排,四是团队学习的教师成长。他说:谢家湾小学带给大家最大的启示,就是学校怎么精雕细琢,怎样以研究带动教师的成长,怎样突破现有教育、教师、教学的一些体制机制的障碍,做一些微变革,通过这样的变革撬动整个学校文化的建设,撬动整个学校和教师的成长。

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刘飞通过对谢家湾小学小梅花课程的解读,聚焦谢家湾小学的学习方式。他说:谢家湾小学的学习方式始终在关注学生,关注学习,把学生和学习摆在最中间。而在这过程中,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是最适合孩子学习的?谢家湾小学关注自主、合作、探究,也关注接受,以适合的方式去完成适合的学习。

浙江省杭州市崇文教育集团俞国娣校长说两天的活动看到了教育改革发生的逻辑。其逻辑起点是精神引领和使命感召,刘希娅校长带着谢家湾小学不仅努力把自己学校做好,还努力推动基础教育发展;第二是校长带着全体老师全情投入,教师的工作方式、备课方式、课堂组织方式、人际关系发生了改变;第三是谢家湾小学全方位的开放,是因为有持久的发生,可持续的生长。

00001.png

闭幕式上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院长王本中说,此次论坛围绕“走进谢家湾小学,看学习方式创新”这一主题,通过展示谢家湾小学小梅花课程以及专家的点评,深刻体悟到学习方式创新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促进学生崇尚健康发展,促进全面的、个性的、充分的自由发展;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重庆市教育学会会长钟燕说,两天的时间汇集在一起交流,打破了地域的界限,实现了跨省市、跨区域、跨校际的深度交流。谢家湾小学是成长中的未来学校,希娅校长有影响、有智慧、有情怀、有担当、有责任,带领着一群充满理想,对未来教育执着追求的老师们一起研究。我经常到学校,看到老师们无论是晚上还是周末,都自发组织起来潜心的研究,这样的场景非常令人感动。学校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这是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一所好学校,是老百姓身边的好学校。期望在未来的教育中,大家在课程改革学习创新的场所中,一起坚持对学习方式创新的探索实践,加强对学习方式创新的科学认识,丰富对学习方式创新的实践研究。
江苏圣陶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汇贤大厦B座500室
邮箱:jsst@shengtaoedu.com
电话:4008072800
热线:4008072800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