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圣陶资讯

圣陶资讯

最好的成长,在路上

百闻不如一见

在中华文化的血脉里

研学旅行早就是比较活跃的因子

先贤圣哲们就一直倡导“功夫在诗外”

中国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是古人的一种求知模式

亦是古人自我修养的一种途径

 

在古人看来,“百闻不如一见”

仅闭门读书是远远不够的

“闻之不见,虽‘必谬’”

又“闻之不若见之”、“知之不若行之”

因此,在博览群书之后

必进入求知的第二步

即遍游各地,亲见亲历


1.webp.jpg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这些千古传诵的名言佳句

无一不在提醒我们

不仅要读书本“死”的书

更要读自然、社会、世界 “活”的书



世界是一本书,而不旅行的人

只读了其中的一页


“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得还实在太少。

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

才使人生保留迸发的乐趣。”

余秋雨《文化苦旅》



2.webp.jpg


不行走

生命只是社会既定群体中的一个小点

只是一台日日转动的机器中的一枚螺丝钉

 

读万卷书是寻找时间上的远方

行万里路是寻找空间上的远方


不囿于书本,不桎于课堂

千山万水走过,万千世界静观

并最终将书上的世界

和眼睛看到、脚步丈量的世界融会贯通

与世界的整体血脉相连

才使自己单薄的生命接通了人类



在路上

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是孩子们的路

趴着世界的窗口,踮起脚尖探头张望

体味世界之大的心胸不间断的开阔着


3.webp.jpg


正如肖复兴所说的那样

远方会让学生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东西

让学生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得更宽更远

去远方

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

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

 

你走过的地方都会成为你心灵的一部分

你经历过的所有事都会影响你的人生格局

遇过的人,读过的书,走过的路

构成了你的人生格局

视野决定格局

大格局成就人生

拥有“去远方”的视野

比任何最高学历的叠加还要珍贵


【 所有盲目的去远方,都是耍流氓! 】


4.webp.jpg


空间距离的度量和时间上的穿越

需要知识的储备

美国总统约翰逊说:“

一个人在旅游时必须带上知识,

如果他想带回知识的话。”

没有知识的旅游者

是一只没有翅膀的鸟

没有课程保障、文化积累

研学旅行只不过是“到此一游”





圣陶——“研有所学”


研学旅行不应该是走马观花的游览

而更应该从教育的视角出发

结合校内课标进行研学课程设计

让学生深度体验当地文化

对此,圣陶教育致力于打造

符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研学旅行课程

赋予每一次研学旅行深度教育的意义


5.webp.jpg


精心设计的路线

由点到线再到面的知识体系的建构

让行走中所到之处千年一脉

艺术人文俯拾皆是

品格风貌触手可及

历史与现实的隔空对话

古老与年轻的心意沟通

从文学艺术到历史地理

从华夏千年穿梭到世界长河

超越东西方文化,跨越时空

 于广博的世界中去咀嚼,去感悟


6.webp.jpg


如此,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世界观

形成自己内在的知识体系

才能真正把世界融入到自己的身体里

他们必然会有自己的一番思考与担当

心智成长,在且思且行中拔节

探究精神,在深度卷入中破土而出


7.webp.jpg



旅行是真正的知识的伟大源泉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

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

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研学旅行则旨在

唤醒学生生命中的灵性和欲求

 

时间有长度,体验有宽度,趣味有高度

人生本来就是一个立方体

长度既然被上帝固定

我们可以凭体验增加宽度

借趣味增添高度

当趣味的高度超越了寿命的长度

生命的宽度就变成了长度


8.webp.jpg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们像旅人那样走向目的地

世界是客栈,死亡是旅行的终点

而年轻生命的成长更需要自主探究


最好的成长,在路上

走啊走

你便在路上

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江苏圣陶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汇贤大厦B座500室
邮箱:jsst@shengtaoedu.com
电话:4008072800
热线:4008072800
关注我们: